喜报!北理工优秀研究生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名录
2021-2022学年,全国共4.5万名优秀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月4日,《人民日报》用多个整版刊登了其中100位优秀研究生代表,我校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曹晋名列其中。
我校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曹晋入选
人物简介
曹晋,师从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研究方向为拓扑半金属的光响应和输运性质。他自信乐观、勤奋刻苦,始终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对生活万物的好奇与热爱,是身边同学们的好伙伴、好榜样。个人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工信创新奖学金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特等学业奖学金、北京理工大学“言之有理”学术论坛一等奖等荣誉。
脚踏实地,追随恩师步伐
曹晋的学习能力一直十分出色,2017年以优异成绩保研,硕士二年级硕博连读。为了获得更加开阔、前瞻性的学术视野,曹晋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报告,宣讲自己工作的同时,广泛倾听同行报告,确保自己始终处于研究领域前沿。目前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学术重量级期刊《nature》上,另一篇发表在学科top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曹晋部分代表作
浇水修枝换得桃李天下,曹晋的成就离不开姚裕贵教授的指导。姚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在反常输运、拓扑绝缘体、演生粒子等方向做出过重要贡献,部分研究成果被写进了教科书。曹晋一直将导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曹晋讲到:“我很感激姚老师所提供的宽松科研环境和一流学术资源。无论是邀请专家作报告还是平常的组会,姚老师每次都会提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姚老师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也使我能更加自信地在国际会议汇报我们的研究成果。”
2023年4月,曹晋在重庆大学计算凝聚态物理与新奇物态会议做学术报告
坚持不懈,对科研漫漫求索
在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后,曹晋没有安于现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留学期间正值疫情肆虐,他与同伴们彼此鼓励,互相督促。他总是能想起在他乡的除夕夜,一起与伙伴们在会议室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画面。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们以身许国、心系人民,这种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应当传承”。没有光鲜的服饰,没有过分的打扮,一身纯白科研袍子仿佛为曹晋量身打造。在博士毕业后将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继续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上发光发热。
曹晋与同行学生们在新加坡留学的合影
志愿实践,做物理萌芽的播种者
曹晋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耕物理学科的他,十分愿意并渴望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物理的魅力。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举办了首届公共科学日活动,有3000余名北京市大中小学学生及物理爱好者参与。在这项活动中,曹晋负责为前来实验室参观的人员提供志愿讲解服务。面对第一次走进实验室学生的好奇和憧憬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应当担负起这个岗位的重要职责,为这些年轻的面孔打开通往物理世界的大门。
曹晋的志愿服务证明
获得国家奖学金后,曹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感谢我的导师姚裕贵教授以及课题组老师们、同学们对我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国家奖学金是对我过去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鞭策。在科研上,越是深入,越觉得自己渺小。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能在北理工结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是我的幸运。同时,我将牢记北理工校训,牢记延安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乘风破浪!”
希望全校每位研究生要以优秀研究生为榜样,争做一名青春洋溢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