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ag凯发k8国际

您所在的位置: ag凯发k8国际-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导师队伍» 导师风采

凝情肺腑育英才——北理工“好导师”侧记

发布日期: 2018-03-23
 

【编者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为年轻的学子指点迷津;两袖风华,四季耕耘,为困惑的学生点燃希望。他们用追求一生的梦想,讲述温暖一生的故事,用执著一生的信念,传递感动一生的情怀。他们是北理工人,是在学术和人格上都令人信服,一路引领莘莘学子为理想而奋斗的研究生导师。他们在北理工默默耕耘数十载,用最朴素真实的语言,最真挚动人的故事,勾勒了一幅“良师益友”的精彩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好导师,聆听良师的教导,感受益友的关怀。

    “一个好导师,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人格修养,都要让学生信服。”

  “教书育人是我们做老师的责任,不能误人子弟。”

  “培养一个学生使他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远远比完成一个课题、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重要得多。”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学生的认可与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这是来自北理工导师们的肺腑之言。在北理工,有1600余名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研究生导师,他们当中,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亦有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更有贡献卓著的两院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引领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风雨、共甘苦的付出,指引着学生勇攀学术的高峰,加冕了导师前面那个沉甸甸的“好”字。

  探照灯:风物长宜放眼量

  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多是思维的训练,注重启发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身为人师,俯身耕耘,默默付出,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尽其所能让学生走向国际舞台。“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远远比掌握一门技术重要,作为导师,更要立足长远。”为了拓宽学生眼界,把握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导师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世界。

  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曲良体是北理工教师“预聘-长聘-专聘”岗位制度实施后的首批专聘教授,他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作为自己的育人目标之一,不仅在自己执教的《纳米科学与技术》课程中采用纯英文教材,还积极将自己研究的国际前沿的学术内容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他说:“这样可以让学生早一点接触专业词汇,感受国际化氛围,他们将来不论是交流还是研究都不至于生疏。”

  机械与车辆学院研究生导师毕路拯也有着自己的培养”范式“,除了定期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他还要求学生隔周作一次全英文学术汇报,用英语探讨学术问题。他的学生坦言:“开始感到很大压力,慢慢变成习惯,之后发现我们的学术水平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也大有长进。”他鼓励研究生走出去看世界,积极资助博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全英文的学术交流,“这种难得的经历,让学生们更自信、更从容。”

  “教书育人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只有按照满满‘一桶水’的标准,才能从学生‘奇奇怪怪’的想法中抓住关键,为他们指导出正确的道路。”机电学院研究生导师罗庆生这样诠释自己的职业。他不仅仅将培育人才的视角局限在本学院和本专业,为了使更多的北理工同学受益,他带领青年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机械电子工程导论、仿生机械概论、创新综合设计及实践等课程。在课程中,罗庆生对学生的要求很实际——完成一个设计或项目、写一篇报告或提出有深度的见解等等。“这能训练学生思维,形成兴趣攻关小组,选拔优秀的项目,培养攻关人才。”

  栗苹是机电学院智能探测与控制学科的专家,为人师者,她不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更以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为学生排忧解难。在给学生给予学术指导的同时,栗苹经常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努力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接触同行业的精英人士。“她给我们的指导,是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式的,她同我谈一次,我可以‘光明’半年,所以我整个研究生阶段都阳光明媚!”“栗老师愿意带我们去参加各种会议,见大世面!”在学生眼里,栗苹老师智慧、亲和,如探照灯,照亮了他们几年的研究生生涯。

  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董红羽在教书育人方面亦有自己的体会:要做出特色,做出创意。她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国外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不是老师的笔,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要做的,是帮学生‘搭架子’,而不是成为他们的终身依靠。”虽然偶尔也会着急,也会严厉,但她坚持“不打击学生,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学生更是亲切的称她为“微笑的太阳女神”。“董老师不是拿小鞭子赶着你前进,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指导我们一路前行!”

  脚踏半方讲台,胸怀万里世界。北理工的导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砥砺耕耘,成就了无数学子的人生梦想。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导师倾毕生所学,照亮了学生的无限未来。

  领航灯:绝知此事要躬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奉献在北理工的导师们而言,生活就是事业,事业就是生命。放弃双休日,牺牲节假日,似乎成了很平常的生活,他们奋斗在第一线,攻坚克难,专注的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早八点到晚十二点,是北理工大多数导师们习以为常的工作时间。他们孜孜不倦,事必躬亲。对于学生,几近“宠爱”,然谈起学术,论起科研,学生口中的导师就变得“严苛”了。“导师对我们的论文绝对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斟词酌句,反复修改好多遍,每次反馈回来,简直触目惊心,连标点符号、页眉页脚都被修改过”,光电学院研究生导师白廷柱的学生如是说。教师们言传身教更加深化了学生对“严谨”二字的理解,无形中影响着他们对待科研、对待工作,乃至对待生活的态度。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导师陈振是实验室的“老大哥”,为了获得一手实验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指导,陪同学生做实验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实验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连模型上的螺丝都严格把关,经常带着学生把实验做到深夜。机电学院研究生导师姜春兰为了技术攻关和野外试验,常年奔波在学校与合作单位、试验靶场之间。从酷暑到寒冬,从太行山脉、渭水之滨,到茂密的北国森林,再到荒凉的戈壁大漠,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导师们正是秉持着这种事必躬亲的科研态度,夜以继日的无私陪伴,在学生心目中烙下了那个实实在在的“好”字。

  在北理工,还有这样一位令人仰慕尊敬的学者:他年过八旬任教六十余载,不畏寒暑,无惧艰辛,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布满雷达信息的天空,培育出无数国家栋梁,他就是信息与电子学院毛二可院士。任寒风凛冽,酷暑难耐,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带着学生奔走在实验场地;为避开人群,保证实验效果,“我们把一年的节假日都做了个遍!”拜在院士门下,绝不仅仅是为了毛二可的名声,“是他的那份执着吸引着我,就是想呆在他身边,像他那样,静下心,向着热爱的事业更进一步。”一位放弃优越工作,决定回到毛二可身边做博士后的毕业生如是说。

  言传身教,导师们正是用自己的言行为榜样,引领着学生走上脚踏实地的人生道路。

  学生对好导师的敬仰,不仅是科研上的精益求精,更是教学上的孜孜不倦。备课,这一再普通不过的教学环节,是导师们走进教室前的“必修”。即便从教多年,所有知识点已经熟练于心,他们依然会闭门谢客,悉心准备,力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热力学》是机械与车辆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深奥难懂,曾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而今却成了抢手的“热门”课程,学生大呼“听得过瘾”,这180度的大转弯,是学院众多老师齐心教改的成果,更得益于任课老师郑宏飞的大胆“创新”。他将课堂有限的45分钟做了有效划分,5至7分钟一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后附一则相关的小故事。殊不知,这轻松活泼的课堂,是郑宏飞融合众多学科,“费牛劲儿”探索而来,从学科发展史到战国策、周易,旁征博引,只为“让学生学的有趣,学到精髓”。于导师而言,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于讲台下的同学,却是匆匆而逝再无回转的黄金年华。数十载光阴一闪而过,春华秋实,情凝肺腑,养育着身边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万彩华章。

  孔子有言,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众位导师自己的人生信条,也是对自己学生的基本要求。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恪守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更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学子掌舵引航。

  暖光灯:丹心热血沃新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管理与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汪涛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好导师的“因材施教”。对待学生,一定要在了解他们个性及爱好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将兴趣与科研相结合,踏实走好学术道路的每一步。她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用心培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指引学生向真正的兴趣和擅长发展。导师们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让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值得用一生来珍惜。” 物理学院研究生导师邹健的一位博士生在自己的书签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时至今日,那张书签已经泛黄,但那份倾慕与感动却被永久保留下来。他入学前曾拜访邹健,深入交流后当即选择了这位说话直率的男老师。“是他对学生的耐心、责任心深深地感染了我,能跟这样一位导师读博士,我相信定会有收获。”在学校好导师评选过程中,物理学院学生自发组织拍摄了宣传视频,将心目中这位“大帅哥”“好导师”的形象制作成视频短片,给老师加油打气。

  没有刻意宣传,他们平日的点滴言行,如暖光灯,温暖着学生成长,指引着学生前行。2014年年底,机电学院研究生导师冯顺山生病住院,病榻之上为学生修改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事宜;答辩当日,学生们都以为老师不会来了,可他准时出现在了现场。“那时候,在我们的心里,满满都是感动。”沐浴着那份存于导师心中但却没有说出口的“爱”,学生们在人生道路上自信前进。

  年仅35岁的徐伟作为一名指导4名博士及9名硕士的生命学院年轻博导,在谈及自己的学生时,一改做科研搞学术的朴素措辞,自豪讲道“这些孩子的综合实力在同类高校中应该属于第一阵营”。他一直鼓励学生自主、有效地做科研,从未规定固定的科研时间,出现问题,随时沟通、随时解决,灵活高效。事实也确实如此,徐伟团队中的两名博士包揽了今年学院的全部博士国奖名额,团队每年发表文章数量保持在10篇左右。除了科研,他也会参加学生组织的业余活动,集体出游、日常聚餐,经常出现他的身影。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老师的角度讲,只要我当过一天的老师,就将终身尽到为师、为父的责任”。有的导师身兼数职,公务繁忙,却从不让自己的行政事务影响学生,如家长呵护幼子般,为学生营造一片纯净的学术空间。好导师能发现学生最细微的变化,也能捕捉学生每一个迷茫无助的眼神。困惑时一个肯定的眼神,苦闷时一翻推心置腹的谈话,生病时一声关切的问候,给予学生暖暖的科研人生路。“只要有问题,我们就会去找他,因为他就在那里,也一直会在那里!”正是这种随时随地、如影随形的帮助,给了学生一种足够的“安全感”,成为学生的坚实的“靠山”。

  “做一个好导师其实很简单,对学生负责就好。”冯顺山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身为人师的真谛。他们是纯粹的学者,为人师,他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然而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活,没有统一标准衡量什么是“负责”,他们用一颗赤诚的心,用发自肺腑的爱,用倾其一生的热情感染着学生。他们用爱与责任指引着学生前行,像一束阳光,温暖了求学岁月,惊艳了北理时光。

 

  结束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导师,是每位研究生入学时结下不解之缘的人,他会不厌其烦的督促你改论文写报告,手把手教你调仪器做实验,深夜里,他依然在隔壁的办公室屏息凝神、奋笔疾书,亦或在实验室里陪你一起焦灼等待。也许毕业多年后,你依然会在梦中惊醒,耳边闪过一句熟悉话语——“小伙子,论文写的怎么样了”,条件反射式的坐起来后,却发现已经不在一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的宿舍小床上。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他们用精湛的学术,高尚的品格,满腔的热情,为北理工的明天,为祖国的未来,撑起了一片培育英才的天空。

网站地图